跳转至

Lucy
人文学院 / MISM@CMU

基本信息

  • 专业英语
  • GPA:3.7
  • TOEFL/IELTS:110 (RNone, LNone, SNone, WNone)
  • GRE:330 (VNone, QNone, WNone)

申请项目

项目 学期 结果
MSBA@HKU Master 2023 Fall 🟢 Admit
MSBA@HKUST Master 2023 Fall 🟢 Admit
MSBA@NUS Master 2023 Fall 🟢 Admit
MISM@CMU Master 2023 Fall ✅ Chosen

申请总结

心路历程

为什么出国读研?

进入大学后,我在学习上经历了一段茫然时期。一方面,我对英语专业的课程兴趣阑珊,即使违逆个性刻苦学习,也时常收获不到理想的成绩;另一方面,我在选修的工科类数学课中成绩尚可,也对计算机课程充满兴趣。因此,在探索阶段之后,我决定在本科阶段兼顾其它方向专业的学习,辅修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;同时,由于有看看世界的愿望,加上国外大学申请对于转专业更加宽容,做出了出国留学的决定。

为什么选择商分方向?

选择商业分析专业,是基于我兴趣与能力的交集。

在本科阶段统计、编程语言的学习使我满足了硬技能要求,而本科初期在咨询、金融行业的实习经历,让我感受到思考、分析、输出结论的乐趣。当时的想法是,自己希望未来的工作能够用到我的专业知识(i.e., 统计、编程),并贴近业务,而商分专业能提供对口的技能培训。

直到大三暑假,我才在互联网公司第一次完成了相关的实习,一边当着取数工具人、报表女工,一边参与了许多业务方案决策,工作内容总体挺有趣的。这段经历也成为了我之后文书的“阵眼”。

有关商科申请

标化

在卷生卷死的商分方向,GPA是我申请材料中较弱一环,但算是满足了基本线。在商科申请日渐激烈、申请人成绩水涨船高的今天,还是建议好好学习,必要的话通过灵活选课(duo xuan shui ke)让自己的成绩满足基本要求。

GRE和托福基本消耗了我大三暑假、大四上半学期除实习、课程外的全部时间。由于本身专业是英语,又在美国交流生活过半年,准备过程中有些托大,没有好好做题背单词,也付出了二战、三战的代价。个人经验是:在英语基础本身不错的前提下,可以通过模拟考、刷题了解自己的弱点,并针对解决。在托福的考试中,我在刷题过程中发现自己阅读容易做错多选题,口语容易不分重点地絮叨导致超时。在针对性了解多选题答题技巧,并通过练习构建了自己的口语答题思路后,托福分数也在大三暑假前夕突破了瓶颈。

GRE考试需要在集中时间段学习,并尽早准备。 我的GRE拖延到11月才考出结果,导致险些错过部分港新项目ddl,文书也是仓促写完。一定要好好背3000词,再不济也先记牢核心800词,否则可能像我头两次GRE那样收获炸裂的verbal分数:)

面试

自己申请商分的过程中只经历了两次面试,也没有太多经验,建议就是针对 专业知识(统计)、简历经历(用star法则梳理每一段经历,弄清技术细节)进行准备。

文书

自己的文书没有很绚丽的故事线,中心思想是学科交叉,大致描述了自己在课程、本专业科研中对于数分、统计的应用,以及实习中收获的实践经验。故事或许平平无奇,但这确实是我内心的想法,能够概括我选择每一门辅修课程、参加每一次实习的缘由,因此写起来还算顺利。写好第一稿后,后面的写作也不太困难了。

写在最后

准备申请的半年里,遇到了很多困难,推荐信、标化考试、文书、面试…而自己的安排也不够完美,GRE准备进展缓慢,导致我大四上还在苦记单词、刷题,并且不得不减少学校课程数量,后果是我十一月中旬才获得理想的GRE成绩,开始网申,并且在大四下同学们纷纷享受难得的休息时光时,一边苦等offer,一边恶补毕业所需学分。但是,不完美的自己也咬牙克服了全部困难,按时完成了所有申请,最终收到了想要的offer。

在总结的结尾,想对自己说: 忘记完美主义,相信自己。